慢性前列腺炎药物治疗概述

慢性前列腺炎按传统分类方法将其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1995年,NIH分类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指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型指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RI型指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它又分为IIIa型(炎症型)与IIIb型(非炎症型),IIIa型指精液、前列腺液及尿中有白细胞,Ⅲb型指精液、前列腺液及尿中无白细胞;1V型指无症状性炎症性前列腺炎,患者无自觉症状,因其他疾病行前列腺活检证实。该分类系统于1998年正式得到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网(international prostatifis collaborative net-work,IPCN)的认可,并在全球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研究前列腺炎公认的主要临床分类标准。

1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
细菌感染曾长期被认为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最近的一些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Brenner的大规模的尿四杯实验结果认为细菌性前列腺炎仅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叶章群等总结各家的研究成果,他们推测慢性前列腺炎可能的多因素、多步骤的发病机制为:尿路感染、免疫应激和焦虑、抑郁等因素诱发盆底神经一肌肉功能紊乱,出现尿道及前列腺腺管d1受体激动及尿道高阻力,进而引起尿液(有菌或无菌)返流入前列腺腺管,导致前列腺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表现为会阴区疼痛、不适以及尿频、尿急、尿痛、尿线分叉等排尿异常,或不经尿液返流一化学炎症途径直接引起以上前列腺炎样症状(prostatitis—like symptoms)由于治疗不当等原因,以上症状绵延不绝,病人身受困扰,以至诱发或加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进一步加重盆底神经一肌肉功能紊乱,临床症状随之更加明显,如此反复,以至最终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形成神经一肌肉闭合环路,使疾病迁延反复,难以治愈。
2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和药物多种多样,但疗效均不理想,复发率较高,而且还没有哪一种方法或药物可以明显有效的适用于所有的患者。故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必须在可靠的临床依据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遵循长期、持续、交替、联合的用药原则。
2.1抗生索
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已为众所公认。对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一般不主张加用抗生素治疗,但是,近来有学者应用PER方法在77%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前列腺按摩液中检出了细菌特有的16SrDNA,预示感染在Ⅲ型慢性前列腺炎中起作用。同时,临床上怀疑有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多数学者主张应用抗生素。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上皮的通透性增加,尽管许多药物在前列腺间质和基质中可达到治疗水平,但未能充分穿透进入前列腺腺泡和前列腺液中,致使感染不易治愈。应选择小分子量、低电离性、弱碱性、嗜脂性、低血浆蛋白结合率和半衰期较长的药物。目前认为,喹诺酮类药物穿透前列腺包膜能力较强,在前列腺内能达到有效抑菌及杀菌浓度,其不仅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有效而且对支原体、衣原体亦有效。Meares推荐:环丙沙
星200mg/d、诺氟沙星400mg/d、伊诺沙星400mg/d,均每日分2次服用,30天为1疗程。氧氟沙星300mg/d,6周为1疗程。Scelzi等认为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有高亲脂性、低电离低电离低蛋白结合率的优点,400mg。每日1次,连服4天即可。
2.2α受体阻滞剂
对于有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测亦提示膀胱颈梗阻的慢性前列腺炎,采用α受体阻滞剂能使紧张的膀胱颈及前列腺松弛,改善排尿功能紊乱,消除前列腺导管系统返流,进而改善或消除此类患者症状。
常用的受体阻滞剂有特拉唑嗪、泰拉唑嗪(高特灵)等。邓春华等应用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Terazosin)治疗后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尿流动力学参数及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程度均明显改善。Tkachuk等在联合治疗中加用坦洛新(tamsulosine,哈乐),0.2mg,每日1次,疗程2周,有效率
达98.9%,它对膀胱颈和前列腺平滑肌的α受体有很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李昕等采用开放、自身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应用萘哌地尔25mg,每日1次,对10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α受体阻滞剂药物副作用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射精障碍,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某些制剂的副作用。
2.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对于伴有会阴部不适、隐痛、排尿不适者,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症状及炎症。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为:保泰松、布洛芬、消炎痛、芬必得、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邓德成等使用罗非昔布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可达95.05%。

2.4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由前列腺尿液返流所致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其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使用别嘌呤醇可降低尿酸水平,从而改善前列腺症状。Persson报道证实:应用别嘌呤醇,每日300mg,共治疗240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在3个月内能减轻,缓解前列腺炎的主要症状。
2.5免疫抑制剂
在前列腺炎患者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90—95%,对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许多研究显示免疫因素可能与之有关。国内通过雷公藤多甙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ICAM一1、TNF--a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ICAM一1、TNF—Ot可能参与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过程,雷公藤多甙可能是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新的选择。
2.6微量元素
锌是人体中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别很大,以前列腺中含量最高,主要聚集在前列腺周边区的上皮细胞内,是血浆锌含量的100倍以上。其作用主要有:维持前列腺正常组织结构、生理功能,能杀灭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细菌。许多研究已证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锌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当其治愈后前列腺液锌离子含量恢复正常,说明锌含量与前列腺抗感染能力相关。
2.7氧自由基清除剂
近年来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含量明显减少,提示氧自由基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重要作用圆。谢志光等以氧自由基清除物维生素C0.3g+维生素E0.1g,每天3次,4周后发现患者前列腺液中CuZn—SOD含量明显升高,同安慰剂组相比疗效明显,而与抗生素和α受体阻滞剂相比疗效无差异,说明自由基清除剂能够通过提高前列腺内SOD含量,减少氧自由基对前列腺组织损伤而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发挥一定作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前列腺炎 药物 抗生素 a受体阻滞